頸椎壓迫/頸椎神經根病變
| | | |

頸椎壓迫/頸椎神經根病變的保守治療比較,2023 Clin J Pain 系統性文獻回顧

頸椎壓迫/頸椎神經根病變的非手術治療方式,存在許多不確定處。2023年3月 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,探討了頸椎神經根病變的保守治療,結果如何呢?

什麼是頸椎壓迫/頸椎神經根病變?

頸椎神經根病變是由於頸部神經根受到壓迫,導致功能失常。這種病變可能導致頸部、肩膀或手臂出現疼痛、無力或麻木的症狀。頸椎神經根病變常是由於頸椎退化或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。

頸椎神經根痛

頸椎神經受刺激和/或損傷的症狀,表現為上肢射擊或電痛,不伴有感覺、運動或反射症狀。

頸椎神經根病變

伴有感覺、運動和/或反射功能問題的頸椎神經根痛。

脊髓病變

脊髓功能問題持續加重,表現為手部精細動作困難,上肢麻木,虛弱,步態障礙,上運動神經元症狀。

頸椎壓迫/頸椎神經根病變的保守治療比較,2023 Clin J Pain 的系統性文獻回顧怎麼説

2023年3月在 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上刊登的一篇系統性文獻回顧,研究者針對頸椎神經根病變的保守治療,進行了系統性文獻回顧,

目的

了解保守治療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,在改善成人病人的失能、疼痛、功能、生活品質和心理影響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
方法

研究人員搜尋了多個醫學資料庫,找到了59個符合條件的研究(共4108名參與者)。綜合分析結果表明,針對頸椎神經根病變,短期內使用針灸、類固醇、頸椎手法和低能量雷射治療,對於改善疼痛和失能具有非常低確定性的證據支持,同時短期內使用胸椎手法和低能量雷射治療可改善頸部活動範圍,但證據也是極低確定性。

對於多種治療方法的綜合運用,改善疼痛、失能和活動範圍的證據確定性是從低到非常低。
與手術相比,保守治療降低疼痛的證據不確定,評估為非常低確定性。

小結

總之,目前關於頸椎神經根病變保守治療的高品質證據還是滿缺乏的,因此此時此刻很難得出有意義的結論。

病人在選擇治療方式時,應與醫師/中醫師充分討論,根據自身病情需求與醫師經驗,選擇相對適合的治療方案。

個人心得

頸椎神經根病變是許多門診病人常見的疾病。根據目前的這些研究,對於非手術治療的療效仍有不少爭議,因此在選擇治療方法時,建議病人在門診時與醫師/中醫師充分討論。結合醫師的專業意見與病人偏好,以及治療方法的相對利弊,制訂個人化的治療方案。

延伸閱讀

拔罐對頸部痠痛有效果嗎? 英國醫學期刊網路版這麼說

低頭族常滑手機會脖子痛嗎?談頸部疼痛的姿勢焦慮

參考資料

分享給更多需要的朋友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